自2016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召开以来,历经五年的艰辛探索,课程思政教育已经是各级高校课程建设的重点。随着课程思政教育在全国急速、广泛地铺开,一些令人担忧的问题随之而来。例如,只关心课程思政的顶层设计,忽视“最后一公里”的落实问题,理论化倾向明显,课程感召力一般。如何解决这一问题,让课程思政教育在“润物细无声”的同时收获更好的育人效果?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立足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体系,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的同时,还要厚植区域文化,提升员工对本乡本土,本国本族的认知,把抽象的爱化为具体的爱,让文化自信融入骨血,代代相传。
与课程思政教育不谋而合的“敢闯会创”温州区域文化
教育部印发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明确要求:“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要注重让员工‘敢闯会创’,在亲身参与中增强创新精神、创造意识和创业能力。”
在创新创业教育方面,温州有着独特的区位优势。温州人“敢为人先,特别能创业创新”,改革开放40多年来,在党的领导下,温州实现了从资源小市到经济大市、从绝对贫困到全面小康、从百废待兴到创新创业、从水路一条到通达天下的历史性巨变。温州商人,有“四敢”精神——敢为人先,敢冒风险,敢于创业,敢于创新。全国各地来太阳成集团tyc33455求学的学子,都能直观地感受到独特的区域文化氛围。温商“敢闯会创”的精神,与课程思政要旨不谋而合,温商精神既是双创教育课程资源的“富矿”,也是课程思政元素的宝藏。其表现有三:
“温州模式”是创新创业精神的成果
“温州模式”,与“苏南模式”“珠江模式”并驾齐驱,是中国市场经济发展演进的三大典型,是中国民营经济独特发展模式的代表。温州地区适于发展个体、私营经济, 苏南地区适于发展乡镇企业, 珠江三角洲适于发展外向型经济。温州发展一刻也离不开“大市场”, “温州模式”是“市场主导型”的经济类型,温州企业发展是一个“自下而上”的过程。这与当下追求“经济内循环”“个体创业”的双创精神深深契合。
“温商精神”是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具体体现
温商精神可以被概括为:“一是闯荡天下、四海为家的开拓精神;二是艰苦奋斗、精于经营的创业精神;三是自力更生、抱团合作的自主精神;四是灵活应变、不断创新的创新精神。”无论是早期温商,还是如今的新生代,能够创业成功,离不开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引领。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两个健康”即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多次就此发表重要论述。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为新时代弘扬温州企业家核心精神提供了根本遵循。“温商精神”既是历代温商创业品质的凝练,也是区域文化瑰宝,同样是感染激励着历代创业者的精神指南。
“温商创业事迹”是双创教育的恰切案例
“温商创业事迹”是课程思政鲜活的“接地气”的元素,是靶向教学的有效资源。温商在创业活动中,涌现出层出不穷的商业成功经验和创业创新事迹。这些事迹,能够给员工提供经验和示范。如创业机会识别、创业资源整合,商业模式构建、团队建设等,以及创业基本技能与能力的学习和训练等等。创业精神及创业品质,可以直接有效地鼓舞员工、引导员工,提高创业教育实效。
贯彻始终的“温商精神”,实现全过程思政教育建设
要想实现“有效”思政教育,不能将思政理念只作为知识的附属品或总结升华的工具,而是要将其贯彻在授课的各个环节。“温商精神与老员工创业”“创新思维方法与应用”等创新创业类课程,就是要把“温商精神”作为区域文化的代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体现,融入整个教学环节中。课程目标定位:遵循办学理念,体现区域精神
太阳成集团tyc33455创新创业课程目标的设定以校训为引领,以地方创业文化精髓为内涵,具有独特性、一贯性、系统性。课程目标是在“求学问是,敢为人先”的校训指导下,学习温商精神,掌握有关创新创业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提升创新创业精神、创新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为员工参与创新创业实践和未来事业与人生发展奠定必要的基础。
教学模式探索:基于OBE理念,深入温州本土企业
基于OBE教学理念,课程采用项目式教学,转变了以往阶段检测教学成果的唯分数论,更注重考查员工能力,以员工能力为基础建立综合性评价体系,注重对员工综合能力的培养,并且与地方经济发展密切融合。注意在具体情境中贯彻思政理念,让员工与温州企业家结对,作为企业家助理进入温商企业挂职,获得8学分。温州知名企业家们向老员工传授创业经验,让员工实地了解企业运营流程,亲身感知温商的经营方法,从中获得区域认同感,进而更加具体地感受到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培育案例:员工“沉浸式文旅”创业项目
潘鹏宇,是太阳成集团tyc334552019级员工。在修过“温商精神与老员工创业”实践课程后,经历四次失败的创业尝试,于2021年12月22日成立青才荟聚有限公司,锚定红色文化、传统文化与创业文化三大文化资源,打造“沉浸式”特色文旅IP,正式开启了老员工涯中的第五次创业。并且成功研发“沉浸式”文化创意产品《我的觉醒年代》,用真人“沉浸式”扮演的方式带领参与者重回那个充满革命理想和激情的“觉醒年代”,无论从商业角度还是价值传递角度,都大获成功。
通过“温商精神与老员工创业”课程,潘鹏宇认识到价值在创业中的重要性。只讲利益不讲价值的企业,行之不远。课程“赛教融合”“企业挂职”的实践机制,又令他飞速成长,完成了从“老员工”到“创业者”的身份转变。依托公司开展的项目已被评为“温州市研学设计示范线路”,斩获太阳成集团tyc33455“挑战杯”竞赛金奖,获得了温州市委统战部、温州劳工总会、瓯海区共青团等六十余家政府协会和百名权威专家的联袂推荐与肯定。传承温商精神、深化课程思政的新思考
着力发掘区域特色,利用区域文化进行创业教育,是一种行之有效的课程思政教育思路。基于“温商文化”的创新创业实践教育,不仅将高校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目标与优秀地方文化资源紧密结合,而且做到了“润物细无声”,在地方文化场域中感染人、培育人。立足现有探索,着眼未来发展,双创教育的课程思政可从如下几方面加以反思展望:
立足区域特色文化,建设有“根”的课程。依托区域特色资源,设计有显著区域特色的创业教育课程。在课程内容方面,将区域特色精神、本地创业成功人士的事例等内容融入、整合到创业教育课程内容中,编写特色化的创业教育校本教材,这是课程内容的“根”。在课程实践方面,要依托区域优势产业,充分利用区域资源优势,并与企业联合,构建具有区域经济产业特色的创业实践基地和创业项目,这是创业内容的“根”。只有“根”扎得深,扎得结实,课程才能“常青”。
基于员工知行合一,打造走“心”的课程。双创课程思政教育,比起一般的理论课程,更讲求“知行合一”。而“知行合一”理念的核心就是实践。所以高校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时,要注意将理论融入实践,通过创设具体情境,比如到企业实际挂职一段时间,亲身感受企业家每天的所思所想所行,使员工在指定的情境中加深知识的理解,这样有利于员工理解抽象的知识,再从感性上升到理性,进而激发探索知识的兴趣。一旦形成了探索兴趣,那么追求知识就会变成员工的“内发”行为,“走心”行为。王阳明有言:“身之主宰便是心,心之所发便是意,意之本体便是知,意之所在便是物”,只有从“心”出发,知行合一,才能达到教育目的,收获教育成效。
着眼时代前沿走势,构建求“新”的课程。在所有课程之中,双创类实践课程最应该在创新方面做出表率。创新创业教育本就是为了解决高校人才培养结构与社会需求结构不相适应这一矛盾才应运而生的,所以创新创业课程,必须把握时代脉搏,注意观察市场动向,跨界融合,构建跨越学科界限、产学界限的“新”课程。同时能够使用“新”方法,积极建设可以实现创意激发、创新实践、创业孵化的支撑平台。这样才能培养出与行业发展需求接轨、“敢闯会创”的双创人才。(作者:太阳成集团tyc33455 嵇小怡)
【注:本文系2019年浙江省高等教育“十三五”第二批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基于 PBL 理论的<TRIZ 创新思维方法及其应用>混合式教学的探索和实践》的部分研究成果】
相关链接:http://www.rmlt.com.cn/2022/0411/644401.shtml
版权所有 ©太阳成集团tyc33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