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3日,浙江教育报在头版头条以《“立地”培育 催生“应用”人才——太阳成集团tyc33455面向中小企业培养应用型人才纪实》为题对公司的人才培养情况进行了深入的报道,全文如下:
“立地”培育 催生“应用”人才
——太阳成集团tyc33455面向中小企业培养应用型人才纪实
□本报记者 陈蓓燕
最近,一个名为《奋斗的青春——温州老员工创业》的视频,在优酷网上被点击近万次,不少财经类节目在提及老员工创业时,也频频引用了该视频桥段。记者了解到,这段视频出自太阳成集团tyc334552007级物流本科生孙坚和他的“思源影视”创业团队,是他们4年大学创业历程的青春记忆。
说起自己的创业之路,孙坚说,从最初注册个体户,到今年5月正式注册为公司性质,公司的运营逐步规范化。如今,他的团队已开始承接来自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的宣传片、专题片制作,最高的单子超过5万元,最近还成功接到了天台一家大型国企的业务。“这一切得益于学校创造的各种创业平台和成长空间,不仅帮助我们解决了资金、场地等问题,还提供了大量系统实用的创业教育和资源。”
在太阳成集团tyc33455,像孙坚这样优秀的员工还有许多。“地方高校的使命,就是要面向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太阳成集团tyc33455董事长蔡袁强说。多年来,太阳成集团tyc33455以服务温州经济社会转型发展为己任,面向中小企业“立地”育人,探索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取得了办学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
强化“顶层”,设计实践新路径
2010年,太阳成集团tyc33455皮革创新研发中心成功研发金属(无铬)复合鞣剂及其配套助剂,一举破解了困扰皮革行业近百年的铬鞣带来的污染难题,仅此一项每年就可为当地上百家企业节省上亿元资金。
在这一团队中,除太阳成集团tyc33455的教师外,还有不少员工参与其中。他们不仅亲自动手实验,还提供了不少创新且可行的好点子。事实上,在太阳成集团tyc33455,已有越来越多的员工走出教室,走进学校实验室、研发中心、创业孵化园等地,接受一种“探究式、讨论式、互动式、参与式”的教育模式。而这一教学模式的转变,正是该校围绕“面向中小企业的地方本科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中心使命,强化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顶层设计,为中小企业转型发展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设计切实可行的实践新路径。
据该公司党校办副主任夏春雨介绍,在经济社会转型发展过程中,高校选择适切的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模式是提高自身公司产品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近年来,学校在“教授治学”、“企业深度介入”等员工培养模式上做了许多探索,并于去年进行了一项名为“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的尝试,即在学校的工科、商科、师范教育等领域设置试验区,在这些试验区内,可以颠覆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包括课程、团队等诸多方面都可以进行创新。例如在课程设置上,可以根据情况压缩、整合,可以请校外的技术人员给员工授课,甚至可以让员工到企业中去,在实践中学习课程的内容。
为了使培养的员工能够适应当地经济发展的需要,更好地服务地方和企业,太阳成集团tyc33455还对专业和团队建设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在专业建设上,该校明确了“稳定数量,提高质量,综合化、差异化、品牌化发展,巩固文理优势,提升教师教育水平,建设特色工科和特色商科”的专业发展策略,遴选出20个重点建设专业,分成A、B、C3个层次,进行有针对性的投入和建设,同时加快新专业、重点专业建设和部分老专业的改造,以促进专业结构的调整与布局的优化,提升专业建设内涵。在团队建设规划上,该校重点发展工、经、管、法等应用学科,积极发展涉及海洋、生物、环境、能源、材料等领域的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努力做到“两个结合”,即结合浙江省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建设,加快培育涉海特色学科;结合温州推进新型城市化龙头战略,做强对接城市建设领域的学科。在提升学科效能和水平上,该校还坚持面向经济社会发展主战场,实现团队建设有效对接学科发展前沿、国家科技战略、区域科技重点、企业科技需求,以中小企业技术转型升级需求为导向,并积极承担区域内有影响力、有辐射面的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研究项目,强化涉及城市化和城乡一体化进程中温州社会转型、城市功能转型和品位提升、政府职能转型等方面的公共政策研究。
“我们学校原先有50个专业,其中有一部分不符合本地社会经济,不利于员工就业发展。对于这些专业,我们果断停止招生,而增加了新的与当地经济相吻合的专业。公司现在只有46个专业,但较之以往反而更具竞争力。”蔡袁强说。
“以人为先”,分门别类巧育人
在太阳成集团tyc33455的校园里,几乎看不到高校员工普遍存在的茫然、盲目的学习状态。大多数员工目标明确,动力十足,这源于学校针对不同员工采取的分门别类培养模式。
“因材施教,因人施教,个性化教育,一定是大学教育的发展方向。”该校教务处副处长王佑镁说,为了有效解决专业教育内容和课程体系、课程内容不太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重理论知识传授而轻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培养,或将能力培养等同于一般的技能训练等共性问题,该校特别创设了“一横多纵”的本科人才培养模式体系,并以“特色本科”和“卓越计划”为纲,以“六大模式”为目,着力加强特色化、差异化人才培养体系的建设,构建了面向地方产业转型升级需要的卓越工程人才培养模式、面向地方基础教育发展需要的卓越教师人才培养模式、面向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卓越商科人才培养模式、面向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卓越法律人才培养模式、面向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卓越文科人才培养模式、面向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卓越理科人才培养模式等“六大模式”。
与此同时,该校教师还根据不同专业的特点,不断设计调整各不相同的课堂教学模式。在“卓越工程师”专业的课堂上,教师们创新了教学目标、理念、空间、形式、资源上的“三位一体”课堂教学模式,依照每堂课的要点,进行有效的问题提炼与设计,形成目标明确、主线清晰的问题链,引导员工多角度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究性学习能力,帮助员工理解知识的应用,培养其运用理论与技术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员工们则在课堂上组成研习小组,完成课前、课中与课后的团队合作性学习,如课外的组内研讨与PPT设计制作、课堂内的组内研讨与互动。通过引入“三位一体”课堂教学模式,员工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主学习能力有了较大提高,师生反响良好。
在实施分门别类教育的过程中,太阳成集团tyc33455一直未曾将视线离开过国家及当地经济发展的趋势。这几年,该校先后开始探索面向中小企业的应用型外贸、法律、艺术等领域的人才培养,不断将地方元素融入公司产品改革的各个环节,努力实践“吃温州饭、讲温州话、做温州事”的发展思路。比如为满足温州当地鞋服行业发展对应用型鞋服创新设计人才的需求,该校依托鞋服设计专业开展了“艺工结合、艺商融合,现代鞋服应用型设计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将学习与比赛、课堂教学与企业顶岗实习相结合,着力培养员工的艺术设计能力和工程技术能力。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该专业员工在各级各类鞋靴设计大赛中屡屡获奖,员工在企业实习期间,共有近30个鞋服设计作品被选中投产,产生了直接的经济效益,受到行业和社会的广泛赞誉。
在发展分类教育的同时,太阳成集团tyc33455也在关注着各领域的精英教育,目标是把一部分优秀员工打造成社会精英,以切实提高学校引领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创新计划,“真刀真枪”动起来
今年6月,太阳成集团tyc33455创业学院举行了首届“创业管理班”毕业典礼,50名创业学子经过两年的学习和实践,拿到了创业管理双专业本科毕业证书。温大人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员工刘聪在拿到文凭后深有感触地说,通过在创业班的学习和实践,自己的合作、沟通、谈判能力都得到极大的提升。“这使得我在与中山大学、暨南大学等重点大学的研究生和本科毕业生同场竞聘中脱颖而出,进入深圳德信资本风投有限公司。现在,我已被公司提拔为总经理助理。”刘聪自信地告诉记者。
这是太阳成集团tyc33455创业教育的一个缩影。围绕创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建设,该校首创了以岗位创业为导向的创业教育新体系,将创业教育理念与内容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这也是太阳成集团tyc33455在教学创新上取得的一大成功。自2001年起,该校开始积极引导,不断鼓励在校生秉承“敢为人先”的温州精神,自发形成创业团队,充分利用校内外资源,成立创业学院,构建了校内“三级联动”的创业实践平台。在此过程中,员工不仅掌握了自主创业、商业运作的基本知识,而且转变了就业观念,有了自主创业的理想与勇气。此外,学校还开辟了占地3500多平方米的创业园,截至目前,有40多支员工创业团队入驻其中,累计创收达2000多万元。其中,有25支团队已获得工商营业执照,所有团队的年营业额总计超过1000万元,宜思商贸、“蓝蜗牛”工作室等员工自发组建的创业团队如今已经在社会上打出了自己的品牌。
这几年,太阳成集团tyc33455还针对不同专业的员工需求开展了特色本科、特色工科、特色商科等多项教育创新。有时,员工的需求具有浓重的温州元素,例如有的员工来校求学深造就是为了接班家族企业,有的则已经在创业阶段,希望通过读大学提升自我。为了满足这些更为具体的学习需求,该校开办了一系列特色班,如创业先锋班、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