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月底,由市委宣传部、市工商联、温州日报报业集团共同发起“说说咱温州的创业故事”征文及演艺作品征集大赛,吸引了众多市民的关注,不少市民纷纷发来其家族及身边的平凡或不平凡的创业故事及演艺作品。在这些故事里,我们读到了温州人创业中展示出的不同的理念,不同的选择,不同的结果,不同的人生。
截至目前,本次活动的微博已被转发评论数万次,全国近千个论坛、网站转发了活动内容,在本地各大论坛也形成议论焦点。近一个月来,“温州创业”已成为百度热门搜索词。与此同时,微博有奖转发活动已进行到了第6轮,网友可以继续通过新浪微博搜索@温州日报参与互动活动。
我们从前期来稿中选登和摘录其中的几篇,发在今天的版面上与读者分享,更多精彩故事和详细内容请登陆温州日报瓯网http://www.wzrb.com.cn。
从300双到2000万双鞋的“嬗变”
夏泽良
他,和《温州一家人》里的周万顺一样,有着同样的坚韧执着和不服输,唯一与周万顺做过鞋、采过油等不同经历的是,他只执着一件事情:做鞋。
时至今日,他还清楚地记得,27年前自己“闯”杭州和苏州,做成自己第一笔300双订单鞋的经炼。也正是有了那次磨练的经历和人生的“第一桶”金,他的企业才蓬勃发展成为浙江省最大的鞋类出口企业。
那是在1985年,他才19岁。当时,他已经有了3年制鞋工作经验,有一股“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干劲,准备回家创业办厂。当年,他有朋友在杭州发展,他决定去有市场前景的杭州试试看,于是亲手设计、制作了十几款女士时装鞋,然后提着这些样品,带着百把块钱,一个人坐着客车从温州南站赶往杭州。结果,在杭州并没有接到任何一张订单。又坐车前往苏州,前几天仍然一无所获。
后来,他风尘仆仆地赶赴江苏省进出口服装鞋帽公司。一进门见到经理,他就迅速地将样鞋整整齐齐摆放在那位经理面前,看着面前这位经理的脸色,他年轻的心扑通扑通跳个不停,因为所有的希望就寄托在这里了,他太需要听到对方肯定的回复了。
那位经理爽快地签了300双的订单。签单的瞬间,他真的有一种“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激动感觉。他向客户郑重承诺:自己准时上门交货!
他后来的从业生涯,就是从这一个订单开始的。这件事让他更加坚定了做人做事要坚持和专一,一心一意做好鞋业,不到最后关头自己决不放弃。
2012年,他的企业鞋类出口量超过2000万双,实现出口创汇近1.6亿美元,同比增长近9%,这是在整个鞋类出口行业下行的形势下取得的,这也是公司连续第六年成为全省最大的鞋类出口企业。因为专注,所以专一。因为专一,所以成就。
作为非公经济人士的他看来,十八大是冲锋的“号角”。风雨过后是彩虹,温州民营经济将会迎来又一片“艳阳天”,会越来越多的参与到国际竞争中,温州品牌不仅要在国内叫得亮,更应在全球打得响。他正带领自己的企业,跨着大步,稳健的走向欧洲、走向世界……
他,是金帝集团董事长诸建勇。
卢成堆
在“破碗”中挖到了商机
跑不累的黑马
温州第二实验中学 程锵然
在我三四岁的时候,父母就背井离乡,来到了东北的一个大城市——沈阳。在我的记忆中,他们几乎每天都在忙,一年只有一两次的机会回来看看我,并且相聚的时间很短。
因为时常会有一些外国人来到我们家的店里买东西,经过了解,原来这些外国人都是来自俄罗斯的一个城市——叶卡捷林堡。爸爸妈妈决定在叶卡捷林堡开一家新店。
他们到了叶卡捷林堡,人生地不熟,既没有熟人的引导,也没有外来人的帮助,爸爸妈妈租下了一间店铺开始经营。刚开业,我的父母就面临一个下马威:因为附近的道路施工,一道围墙堵住了整个店面的大半,一个顾客也没有来。父母又想到了一个办法:客人不来,我们就出去找客源!他们就穿着大棉袄拿着样品,在零下二十多度的雪天里,东奔西跑……但有的人嫌贵,有的人觉得不好看,面对这种种打击,他们仍不放弃,继续找客源。我们家的店渐渐在当地打出名声来。
可不幸的事又发生了,一把火烧进了仓库,把堆积在里面的货物一点一点吞噬掉。好不容易生产出来的和订购的货物,被一场不明之火烧没了……任何人遇到这种事,第一时间都会想着:完了!我父母也不例外。火灾后几天,我的父母一直沉寂在人生的低谷,饭吃不下,水喝不进,面如土色。
是温州人的精神挽救了他们!
那是向上的精神,那是不服输的精神,那是绝境拼搏的精神,赐予了我父母无限的动力,他们又站起来了!
他们不再想着火灾是怎么样发生的,而是重新上路。爸爸妈妈虽然已经不是黑马,但他们的精神却胜似黑马。父母决定:继续用顽强的精神来展开“商战”……最艰难的时候已经过去了,现在还害怕什么呢?我们不能让别人瞧不起我们;别人千方百计地想打倒我们,我们就不能让他们得逞;不管外国人是怎么想我们的,但我们温州人依然是跑不累的黑马……
近几年来,我们家的生意越做越好,经济状况也在上升。虽然我爸不是大老板,但他具有温州人身上不服输、苦创业的精神。我为我父母及所有温州人而自豪!
与花草打交道的小伙子
王可珂
为什么选择留温?“这里创业氛围好。”回答这一个问题,这个宁波来的小伙子似乎永远只有这么一个简单的回答。
杨万里,温州市金标润园艺有限公司董事长。这个与花草打交道的小伙子的创业旅程,同一株植物的成长何其相似。
一颗种子,被一只小鸟遗落,便扎根于这一方土地。
接触“无土栽培”纯属一次偶然。原本在温州科技职业学院读食品检测专业的万里,却在大一,跟着老师做起了这个与种植有关的课题。
输入“无土栽培”几个字,百度百科会跳出这么一段解释:这是一种不用土壤而用加有养分溶液的物料(如珍珠岩、蛭石、无毒泡沫塑料等)作为植物生长介质的栽培方法。
这种融合了科技力量,有着环保、节能功效的种植方式,一下子吸引了杨万里的眼球。这个心思敏锐的小伙子发现,用水培的方式种植观赏植物,算得上是市场空白点。
“水培养植物,即便有方法,也是大多没有实验过的。”何况,他要探索的还是最怕水的仙人掌。
几个月的查阅资料,询问了花鸟市场的多家店主后,万里选择了“直接水培”。为了更好地进行对比,他把一百个仙人球进行平分,剪根后,50个风干7天,另外一半风干半个月。然而,这些存活率据说高达80%的种植方法,除了三四个外,其他全部烂根。
既然理论不符合实际。那么,就自己从头摸索。那段时间,除了上课,他都待在大棚了。往往晚上十点,才回到宿舍。反复研究之后,他发现,火山喷发的酸性熔岩--珍珠岩,这种比米还小,犹如白沙的矿石,不仅透气性好,而且干燥。用它作为介质培育仙人球,似乎是条可行之路。
20多公斤的珍珠岩,平铺在深为十公分的凹槽里,用水浇透。并把剪根风干后的仙人球,植入其中。半个月后他惊喜地发现,仙人球竟然长出了2厘米的新根。这批试验的结果,成活率达到了90%以上。
嫩绿的枝丫,被一场大雨打乱,却坚信之后定有彩虹。
创业路上,同伴者却选择放弃。刚开始的四人团队。如今,只留下万里独自一人。这对于创业初期的他来说,是一场极大的打击。
最后一名合作伙伴离开前,曾劝他一起转行。试了一年,规模做不大,客源又不固定,另谋出路才是明智之选。但,万里婉拒了。
针对没有固定客源,规模不大等问题,他分别采取了完善售后以及开拓“办公”市场等方式。比如对于一些买了发财树这种怕冷的植物的客户,他会留下记录,等到秋冬季节,送上耐寒的水培植物替换,将发财树接回恒温的大棚培育,待到天气转暖,再将发财树送回去。这样做不仅加强了与顾客的联系,同时,也建立了良好的口碑,不少客人都推荐朋友、亲戚来万里店中购买。此外,针对水培观赏性强、适合室内种植,易打理等特点,万里把目光从单一的散户转向了政府、企业。这样不仅订单大,而且一旦建立起合作关系,便是长期的。
现在,他又与万膳开发的电子商务平台合作,挖掘网上购物市场。
杨万里就像一株具有韧性的植物,无论环境多么恶劣,都能找到生存的方法。
想要结出果实,一棵树,必须剪去多余的枝丫。
或许最痛苦的不是培育新品种失败,不是失去创业伙伴,而是放弃一个好项目。创业之初,温州一家企业提出下单十万订购产品。没有足够多的流动资金,是东借西凑咬牙接下这个单?还是量力而行放弃这笔生意?那几个夜晚,万里就如同哈姆雷特一样,陷入了“to be or not to be”的困境。反复考虑过后,杨万里选择了放弃。“公司想长期发展,首先要把风险降到最低。”失去这笔生意,对于他来说,这就如同一棵果树,为了存储养分长出香甜的果实,不得不剪掉枝丫,即便过程痛苦万分。
如今,他可以不翻看书籍,就能报出上百种花草的习性。“任何事情做精了,都可以举一反三”。
如今,这位不擅长与人打交道的男孩,已可以在谈笑间拿下十万元订单。“创业,真的特别锻炼人。”
如今,笑起来还有些谦虚腼腆的80后,已经成立了自己的公司,“我的创业还刚刚开始,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最努力的父母
唐瑜泽
我的爸爸出生在永嘉桥头的一个小村庄,初中毕业以后,他就进了温州军分区学习电子技术。凭着他的刻苦学习,很快成了修理电器的高手。几年以后,他在桥头开了一个电器修理店。方圆几公里的人都会送电器来给他修。他修的技术非常好,价格又便宜,大家都给他取名“电器神手”。
1997年的时候,桥头许多人都开始办企业了,于是爸爸与几个要好的朋友讨论,一起办一个企业。但是爸爸没有资金,又有亲戚反对,可爸爸不听他人的劝告,拿出自己的积蓄,又东借西凑,一共拿了三十多万元,和两个朋友一起,办了纽扣厂……三年中,爸爸一边向工人学习,一边克服困难,三年后,纽扣没有固定的客户,合伙人意见的分歧,爸爸不但没有赚到钱,还亏了几十万!
爸爸继续埋头苦干,为了省钱他自己实验做电脑板,市场价约500元,爸爸做的成本只要四块五。还有一种电子激光头,别人家价格近5000元一个。我爸爸用自己的巧手让所有的机器都装上了电子激光头,成本只要400元。别人家一个工人要全神贯注地盯着一台机器,而我们家的一个工人可以轻轻松松地盯着四台机器。可想而知我们家工人的工资就节省了许多。
经过努力,爸爸做出的纽扣在全桥头都是数一数二,价格又便宜,生意就很好。生产规模不断扩大,爸爸买了新厂房,又借了许多钱,还更新了很多机器。生意蒸蒸日上,爸爸仍更加努力地工作。
许一个不会后悔的未来
张健
我叫张健,一个其貌不扬的男孩子,来自浙江温岭,现在就读于太阳成集团tyc33455美术与设计学院。似乎我就是一个不甘于平凡的人,我喜欢忙!
2009年10月份我认识了安利,一家直销公司。这份工作让我更近距离的接触到了销售这个行业,树立了服务意识,加强了沟通协调能力,让我收获了很多有用的实践经验。之后,我在一家便当店里从送外卖开始,做了一个学期,直到这家店的倒闭。但店长与大厨打电话给我,准备让我跟他们一起合伙把这家店转下来,自己来经营。我兴奋了,居然有机会做老板了……我们三个人一拍即合,店长管运营,厨师管后勤,我管营销。每天不管刮风下雨,汗流浃背,不要怕,撑一撑就过去。功夫不负有心人,在我大一的时候月收入就有2000元。这家便当店倾注了我太多的心血,也让我体验到了第一次为自己奋斗的喜悦。
之后,我还在太阳成集团tyc33455城销售新生床上用品、自行车,都取得了不俗的销售业绩。2012年10月,我和同学开始创立创业协会……
阿姨开店
瞿溪小学 徐莹婕
阿姨总是对我爸爸说,她想要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服装店。
有一天,阿姨来到我家,春风满面,嘴角漾起丝丝微笑,她还没进门,就大声喊道:“大哥,我开店有希望啦!”还没等爸妈说什么,她就滔滔不绝地说:“大哥,大嫂,我有一个朋友她也是开店的,最近她要出国了,要把店面转让给我。我一听,高兴坏了,立马同意,现在我已经辞掉了工作,准备去接手店面了!” 可爸妈却生气地把阿姨带到了自己的房间里,谈了半天。出来后阿姨坚定地说:“我已经决定了,你们别再劝我了。”
在接下来几天里,阿姨忙碌得不可开交。一天中午,阿姨的店开张了,鞭炮噼里啪啦响个不停,服装店前挤满了许多人,真是热闹!
起初几天,阿姨服装店顾客非常多,生意非常兴旺,阿姨笑得乐开了花。可是没有几天,店里的顾客变得十分稀少,好几天都没有什么生意。卖出去的几件衣服被顾客讨价还价,都亏了本。阿姨整天垂头丧气的,好几次都差点想要放弃,但她回想起为开服装店付出的种种努力,咬咬牙又坚持了下去。人生中,有些事注定是个癌症,可有些事,只能是个喷嚏而已。
爸妈见她这样,给她提了些小建议。在大家的帮助下,阿姨又恢复了原来的生气勃勃。
我佩服阿姨的坚持。
相关链接:http://wzrb.66wz.com/html/2013-01/24/content_1383879.htm
版权所有 ©太阳成集团tyc33455